转载自:赋农普惠

近日,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发布《陆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指南》团体标准,该标准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嘉韵楷达气象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起草,破解了生态产品价值“度量难”的问题。

该标准提供了陆域生态系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基本原则、核算流程、核算的指标体系与方法、数据来源与处理、核算报告编写等方面的指导,适用于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州、盟)、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等行政单元,或者特定自然地理区域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进一步推进了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目标的技术核算与评估指南。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协调共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

2021年4月份,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从制度层面,对我国开展GEP(生态产品总值)核算和价值实现提出目标和要求,也促使我国GEP核算从理论研究走向实践应用。

GEP反映的是生态系统提供的最终生态产品和服务价值量化的总和,是对区域生态系统生态价值的量化。简单理解,就是为绿水青山“定价”。近年来,青海、海南、内蒙古等省份,深圳、丽水等23个市(州、盟)以及100多个县(市、区)都开展了GEP核算试点示范。

《陆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指南》通过充分挖掘公共基础空间数据资源,采用先进的模型算法,构建了适用于不同地域特征的陆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标体系,提升了核算的可操作性、不同区域核算结果的可比性,并且能够通过高分辨率、动态的核算结果,在解决“度量难”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支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建立。

该指南核算的陆地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灌丛、草地、农田、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类型,生态产品包括生态供给服务、生态调节服务和生态文化服务3个类别,包含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能源、碳储量、涵养水源、保持土壤、种子库和基因库等共计20个生态产品价值的核算指标。

在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度量难”问题的同时,该指南还有助于“交易难、变现难”问题的突破,对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均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