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公众号 城市生态智慧管理系统

6月5日环境日当天下午,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了《2020年度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发布会。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牵头,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等单位主要参与完成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方法与应用》获此殊荣。

在该成果中,中国科学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欧阳志云研究团队从物质产品、调节服务产品与非物质产品三个方面构建了GEP核算体系与核算模型,并发展了刻画自然对社会经济贡献的评估方法。相关研究与应用成果丰富,其中以青海省GEP应用为案例的研究成果于2020年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研究表明,GEP核算可以定量揭示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与受益者之间的生态关联,并能为生态保护成效评估、生态补偿政策制订,以及将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评价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标准委等部门,以及浙江、贵州、深圳、丽水等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不断深化GEP核算方法研究,积极推动地方实践应用。先后开展了GEP核算的国家标准、浙江省标准、深圳市标准及丽水市标准研究;支撑了国家发改委在浙江丽水市、江西抚州市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支撑了深圳市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探索实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制度”工作;服务了北京市“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评估”工作;并在青海、贵州、海南、内蒙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深圳、丽水、抚州、甘孜、普洱、兴安盟等23个市(州、盟)以及阿尔山、开化、赤水等100多个县(市、区)开展GEP核算与应用探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长期致力于生态环境管理的科技支撑工作,科学核算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的支撑和福祉,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难点,直接影响自然与社会的有效关联和生态系统管理。

针对这一问题,2013年,欧阳志云、朱春全等发表《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概念、核算方法与案例研究》,提出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GEP)的概念,简称为生态产品总值,即: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

2014年,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简称“STS 计划”)支持下,中国科学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承担了国内外第一个GEP研究项目《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方法研究与应用》,构建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的理论框架、核算指标和定量化计算方法,编制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技术指南》,并在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开展GEP核算应用示范。

2016年,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参与生态环境部(原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国家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研究》,承担其中GEP核算研究与培训课题工作。

2021年,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提供科技支撑的我国第一个GEP核算制度体系《深圳市GEP核算“1+3”制度体系》,由当地生态环境局、发改委、统计局联合发布。该制度体系包括了我国第一个GEP核算统计报表制度,以及我国第一个GEP核算自动计算平台。

此外,2021年,GEP概念正式被联合国统计署采纳为生态系统核算指标之一和SDG2050(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2050)的指标之一。

获得此次《2020年度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的成果包括(排名不分先后):

  1. 01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决策的我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研究
  2. 02面向未来的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创建
  3. 03黄金航道开发与河流生态保护协同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4. 04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路径优化关键技术
  5. 05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方法与应用
  6. 06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管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
  7. 07第三次青藏高原科学试验:边界层与对流层观测
  8. 08发现“食用蔬菜和作物吸收微塑料的通道与机制”
  9. 09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分区协同防控
  10. 10新冠病毒气溶胶采集与监测的研究